法学研究杂志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社科双奖期刊
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内刊号:CN:11-1162/D
国际刊号:ISSN:1002-896X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法学研究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创刊时间:1954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1162/D

国际刊号:1002-896X

邮发代号:2-528

刊物定价:46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法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法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896X
  • 国内刊号:11-1162/D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社科双奖期刊
  • 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法学研究杂志介绍

《法学研究杂志》(CN:11-1162/D)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大型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文发行。《法学研究杂志》期刊收录于: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法学研究杂志一直致力于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研究成果,颇受业界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

本刊栏目设置
马克思主义法学专论、民法典研究精要、专论等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社科双奖期刊
法学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先进性,要求材料可靠、论点鲜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内容符合《保密法》规定,在政治和涉外问题上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文责自负。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2.题名应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简称以及商品名称。

3.摘要要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字数为12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关键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一般为3~8个。

5.文中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要有图序、图题和必要的图注,图中文字为6号宋体字。表尽量用三线表,有表序、表题。

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有关规定。

7.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学位论文除外),并在文中引用处注明,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应符合国标(GB/T 7714—2015)的规定。

8.文稿应在Word系统中编辑, 纸型为A4, 页边距2  cm,使用5号宋体字, 正文部分采用层次标题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之间用下圆点“.”,如“1”、“1.1”、“1.1.1”等。

9.本刊只接受在线投稿方式,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本刊对来稿概不退还,在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登,本刊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的生成与效应

    司法实践中,各主体自发运用判例参照比附待诉、待决案件的现象,正在我国悄然而广泛地兴起。不同于案例指导制度,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特征。这种现象生成的外部因素在于裁判文书上网所形成的“互联网+”效应,而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我国司法中规范资源的不足与缺失、司法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广泛形成、诉讼特征的重要现实变化等...

    作者:顾培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法理重述

    “情节严重”的认定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关键问题之一。司法解释对“情节严重”的认定采取了混合认定模式,这容易导致犯罪评价次序错位、“情节严重”内涵不清、刑法有演变为风险防控法之虞、司法实践认定“避难就易”等后果。理论上应当明确“情节严重”属于违法构成要件要素,其内涵是反映法益侵害程度的客观事实;在界定“情节严重”的内...

    作者:石聚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人信息大数据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调和

    信息革命引发现代国家治理发生相应变革,这集中体现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上。在此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不仅针对信息本身,还应防止因个人信息被滥用而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具体到刑事司法领域,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的大数据在介入犯罪治理活动后,其具有的过程性和算法依赖性、以行为模式为前提假设的预测性、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认知范式和数...

    作者:裴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被遗忘权:传统元素、新语境与利益衡量

    以同意权开始,以删除权(“被遗忘权”)收尾的一整套个人数据权利建立在“个人信息自治”的理念之上,体现了更高水平的个体权利保护,是对新媒介技术及其催生的互联网社会的法律应对。一方面,这些权利具有绝对权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们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最佳适用场合为当事人为平等主体的民事交易交往语境,包括21世纪新兴的社交网...

    作者:刘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

    作者:周汉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